2013年以来,不受国际国内经济上行影响,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陷于低潮,铜、锌、镍等主要产品价格下降,行业利润显著下降。据工信部原材料司预计,下半年有色金属行业产品价格仍将维持低位波动趋势,行业整体正处于微利状态。
面临较小的生产经营压力,中国一些铜冶金企业减缓了开挖国内资源的步子。“只有从内部去找资源才能盈利。”在北方“铜都”赤峰,中国有色集团旗下的富邦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刘峰告诉他记者,进口原料的加工费较低,检验误差较小,影响了企业的盈利。
多出售国内铜精矿,沦为公司健效益的最重要手段。目前,该公司正在强化与国内铜矿的合作,已与8个省28家铜矿签定了供货合约。此外,还向政府谋求矿权,以利用当地铜资源。2013年,其进口原料占到比未来将会从2012年的37.68%降到16%。
事实上,“向内”凿资源的必要性在2010年已初露端倪。当时,铜冶金企业构建利润呈现出上升趋势,在没采买矿山原料或比重较小的企业中,上升幅度更为显著。而在业内人士显然,挖出国内铜矿潜力并非一时间之须要,而是长久之计。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认为,冶金原料的对外依存度偏高,产业链不协商,已沦为中国铜工业的引人注目问题之一。据世界金属统计局数据,2001-2010年间,中国铜需求量以15%的年增长率递减,而铜精矿生产能力却和冶金能力不相称,无法符合市场需求。2010年,中国铜精矿产量缺口减小至300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以上。
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资源战略研究中心预测,这一数字还不会下降,有可能威胁国家经济安全性。低依存度背后引人注目的供需矛盾,部分源自国内矿山建设的比较脆弱,铜矿业相当严重迟缓于冶金和加工业的发展。
因此,为提升铜精矿的供应确保能力,必须增大国内资源的研发力度,减缓建设重点铜资源工程。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张苺指出,根据2010年铜资源的施工和勘查成果,预计到2015年,中国查明铜资源储量仍将大幅减少。其中,西部地区快速增长潜力仅次于,西藏等地或将沦为铜精矿的主要追加产量大区。要解决问题冶金原料自给率较低的问题,还要掌控冶金生产能力的过快扩展。
工信部在发布上半年有色金属运营情况时认为,冶金行业生产能力不足,行业效益大幅度下降,已沦为有色金属行业整体面对的众多引人注目问题。这一方面造成大量冶金生产能力被闲置,一方面又激化了供需矛盾。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主任陈甲斌建议,针对这一问题,应该推展国内铜冶金企业的兼并重组,增大宏观调控力度,从全面、协商、可持续角度抵达,正确引导铜冶金企业发展。
本文来源:188金宝博-www.gzhzcjj.com
Copyright © 2002-2023 www.gzhzcjj.com. 188金宝博科技 版权所有 ICP备43221734号-1 XML地图 网站模板